导读: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昆明校区创办于2016年3月,是由昆明市政府发展呈贡区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占地面积25亩, 作为呈贡区第一所国际化学校。
获得IB PYP授权的国际化学校
获得IB DP授权的国际化学校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昆明校区创办于2016年3月,是由昆明市政府发展呈贡区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占地面积25亩, 作为呈贡区第一所国际化学校。秉承青苗教育集团20年“采中西合璧之萃, 品文化融合之美”核心价值观, 致力于建设一所“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的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中国双语学校。在保障学生完整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同时, 引入国际化IB探究课程。在充满 “爱、关心与支持”的环境中, 将孩子们培养成为具备双母语能力、多文化视角和全球化意识的未来力量。
目前学校已开设小学1-5年级,初中6-9年级,高中10-12年级。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昆明校区正在面向世界招生,2021学年招生,少量插班名额,报满截止。
At present, the school has set up grade 1-5 in primary, grade 6-9 in junior high and grade 10-12 in senior high, which owns over 270 students in total. There are over 90 faculty members and 30 professional foreign teach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小学G1-5年级学生在完成国家义务教育的同时使用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PYP)课程体系。每个学年所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 6 大超学科主题,对这些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问题展开探究,中英文被作为双母语能力并行培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青苗奉行创造性学习的理念,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
初中G6-10年级学生在完成国家义务教育的同时使用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 MYP)课程体系。通过语言习得、语言和文学、个人和社会、科学、数学、艺术、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及设计八大学科组的学习,鼓励学生在传统学科学习和现实世界研究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增强沟通技能、促进跨文化理解以及加强全球参与意识。同时,学生还将参与各种户外实践和社区服务。
高中G11-12年级学生使用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 DP)课程体系。这是一项全方位的文理综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智力、社交、情感和身体全方面的综合能力。青苗希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以明智和负责任的态度应对复杂的社会,同时,在获得传统学科和自身文化的认知前提下,培养起好奇心和开放的新思路。除了IB DP我们也提供A-Level课程的学习,给学生们多种选择。
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界定,以孩子本人的户口作为区分依据,不以是否购买房产为依据。
本地户籍适龄儿童:指孩子本人的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西山区、盘龙区、官渡区、五华区、呈贡区、晋宁区、滇池旅游度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指孩子本人的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以外的适龄儿童(昆明市其他郊县区的也属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需准备的材料:
——本地户籍儿童
1.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需要提供父母、孩子的户口薄和孩子出生医学证明);
2.居住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呈贡区的实际居住地房产材料(如房产证等);
3.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完成证明;
4.缓学证明(2014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未入学的需要提供,由呈贡区教育体育局或户籍所在街道出具证明);
5.其他特殊情况证明材料。
——外来随迁子女
1.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需要提供父母、孩子的户口薄和孩子出生医学证明);
2.居住证明:
(1)在呈贡居住地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有效期内的云南省居住证(必须于2021年2月28日前至居住地辖区派出所办理)。特殊情况:①孩子属于外来随迁子女,但父母一方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的,可以不办理居住证;②昆明市阳宗海管委会七甸街道的家长因情况特殊不可办理居住证的可用户口簿代替;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呈贡区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其中一种);
3.在呈务工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呈贡区务工的相关证明(营业执照、劳动合同、务工地社区出具的务工证明等其中一种);
4.就学联系函(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在呈贡区就读函件,根据实际情况及疫情防控要求择时开具);
5.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完成证明;
6.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明市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未购买不需要提供);
7.缓学证明(2014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未入学的需要提供,由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证明);
8.其他特殊情况证明材料。